12月21日23点59分,
迎来冬至节气。
最是时光短,流年又一冬。
冬至不觉寒,只因时光暖。
冬至.简介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一个著名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在冬至这一天中国南北方会有不同的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吃饺子、南方会吃汤圆。冬至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白天慢慢变长。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
冬至.气候特点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农事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同时要施好腊肥,做好防冻工作。我国江南地区更应加强冬作物的管理,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已经开始春种的南部沿海地区,则要认真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冬至.谚语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
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冬至.歌谣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歌谣。各地都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都生动形象地记录着冬至到来年春分的物候变化。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习俗吃汤圆
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我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吃烧腊与姜饭
南方一些地方在冬至日要吃烧腊,冬至这天,晒制好的烧腊就成为两广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寓意加菜添岁。冬至日,吴川人素有冬至“吃姜饭”的习俗。
冬至.诗词今天冬至,让我们一起领略古人诗词里的冬至情怀吧!
冬至
宋·朱淑真
*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寒冬已至,那春还会远吗?即使万物凋零,萧条不已,可那含苞的梅花,渐长的日光,都叫人满怀希望。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荣辱盛衰,往复循环,那又何必感伤冬季万物的凋零?毕竟,随着新阳它们总会重现生机。一起一落的才是人生。人生又怎能被一时的失意和落魄打倒?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远方的驿站,孤独地度过这样的佳节,其中的寂寥,每一个远在异乡的游子都懂。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后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也就是说,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最好时机。此时,我们可以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薏仁、赤豆、大枣、银耳等。同时,冬至后寒冷时节正式到来,老师和同学们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哦。
冬至阳生春又来。新的开始,祝大家平安如意!
总策划:李妮
策划:韦玉贞
编辑:谭问雄
柳州市鱼峰区雒容镇第二小学宣传小组
向美而生做最好的自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