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幼儿园
为生活而教让自然来育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处暑系列活动
暑
气
至
此
而
止
矣
23
August
七
月
中
,
处
止
也
处暑微风阵阵凉
葵花朵朵向阳光
如今已到丰收日
家家户户满地*
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经°。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秋天里有绿、有*;有红、有粉;有蓝、有白,色彩斑斓,还有秋虫的呢喃。这道清清爽爽,云卷云舒的风景别具一格!还犹豫什么,拿起我们的画笔描绘出美丽的初秋吧!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鹰,义禽也。何为义禽,不杀有胎之禽谓之义。秋属金,金气肃杀,鹰受到这股杀气影响,开始捕击其他鸟类。在“大开杀戒”之前,鹰会将猎物陈列,如古人先祭天祭地以示敬重。
二候,天地始肃。秋风起兮,草木*落,雁南飞,一片萧条,悲秋的哀叹从这一刻开始。
那份夏末初秋的绿已经开始慢慢变化,一阵风吹过,叶子零星的掉落……
感谢小树叶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和收获!
三候,禾乃登。禾指谷类作物,“登”谓之成熟。
处暑农事
一些夏秋季作物即将成熟,家家户户整理粮仓准备收割,农谚有“处暑满田*,家家修廪仓”之说。
华南日照比较充足,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
天气晴好时,也是一些地区采摘头茬棉花的时候,俗话说“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在我们的家乡河北也有:立秋处暑,喜报丰收,精收细打,颗粒不丢;大茬早耕,准备秋种;晚秋作物,加强管理;地瓜追肥,*烟培土;棉花整枝,适时打顶等农谚。
水果丰收
石榴坠枝熟,苍藓缘阶生。石榴熟了,带着诱人的香味!石榴在我国民俗文化里一直视为吉祥果,代表着团结和睦,吉祥长寿,兴旺发达,幸福美满之意。处暑习俗
开渔节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一个大好时节,每年处暑节气,在浙江省沿海一带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煲药茶
处暑时节,我国两广地区有煲药茶的习俗,人们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煲药茶。意思是入秋要吃点“苦”,以达到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功效。
放河灯
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在我们北方干旱少雨,少河流,很少见到放河灯的活动,但在水乡白洋淀,也有放河灯祈求安康的习俗。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盏漂亮的荷灯吧!
迎秋赏云
此时暑热之气渐渐消散了,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自如,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堆积,显得格外好看,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
创意绘画~云朵
处暑养生
“处暑”期间,气侯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同时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和不吃了,就多吃一些苹果、梨、葡萄之类滋阴的水果。饮食清淡,宜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山药、葡萄和梨等食物。
农幼小厨师
冬瓜汤
处暑之后仍有暑热残余,宜食用清热安神、健脾的食物。如冬瓜、*瓜、银耳、莲子等。
山药
山药能安神清心,改善睡眠,亦可愉悦心情,延缓衰老,还有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经过农幼小厨师的精心制作后,山药更加美味了!
西红柿
茄子
马铃薯
休闲体练
处暑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化解“秋乏”,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处暑之后也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适合户外运动,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做一些登山、快走、慢跑、打球、郊游等户外运动。
处暑古诗
《早秋曲江感怀》
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闲适(节选)》
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处暑》
吴藕汀
南湖无角小青菱,藕节莲房感废兴。
处暑凉蛩鸣砌下,鹊桥已断更愁增。
处暑时节
北方告别了夏日炎热
迎来一年中最美好的天气
彼时秋高气爽
偶有冷空气过境
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
便是“一场秋雨一场寒”了
让大地褪去烦躁和闷热
迎接新的季节
新的学期将要来临
又是需要一段不断奋进的新征程
让我们收拾好行囊、整装待发!
河北农业大学幼儿园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