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的时候,都会适当的进补,以最好过冬的准备。进补可不是随便就能补身体的,有时候方法错误也会导致身体不利。那么秋季养生进补要注意什么吗?
进入了秋天,民间素有“贴秋膘”的说法,让秋天成了进补的热门季节。然而,进补却并非跟着网上一些方子吃保健养生食品那么简单。
秋季进补需要避免以下6个误区
1.没病乱进补
如果你身体健康就没必要片面追求进补乱吃保健药了,这样既增加开支,又伤害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发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过量进补
补品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但过量服用反损伤身体。进补应遵循“阴阳调和”的原则,过量进补会打破人体生理机能的平衡,导致流鼻血、头晕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因此,强调“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一理念并不科学。
3.乱配药材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以及辛、甘、酸、苦、咸五味之说,配制药膳须根据药物属性决定。药膳讲求合理配伍,如果乱配药材会降低药效,万一药性相左反而会加重病情。
4.盲目追求昂贵食材
传统补品如燕窝、鱼翅等,虽然价格高昂,但却并没有太过奇特和值得一提的食疗作用。反而平常的食物,如番薯、玉米、蜂蜜等却有着不错的食疗价值,因此片面追求昂贵食材进补并不可取。
5.清淡就不能进补
进补并非一定要和肉类画上等号,特别对一些胃肠道功能不强的人士而言,肉类吃太多反而会加重负担,而且还会易诱发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
饮食清淡并不是不补,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水果和蔬菜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6.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补脾胃。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是进补的佳品。
秋季吃什么食物进补好
1.莲子
莲子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古人认为它“享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肾、止泻固精等功效。不仅有助缓解失眠等,对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来说,莲子还可以通过补肾增强免疫力,达到润肺的效果。
市场上的莲子有红莲子和白莲子之分,红莲子口感较硬,但补肾、补血效果更好;白莲子口感香糯,健脾的功效更强。除了莲子粥、红枣银耳莲子汤、银耳莲子羹等传统食用方法,用莲子心泡茶去心火效果更佳,莲子泡酒则固肾效果更为显著。
2.芡实
这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又称“鸡头米”、“鸡头”等,在南方较常见。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其补肾效果强于山药,祛湿效果优于红小豆,镇静效果强过莲子,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就是吃芡实。
鲜芡实或干芡实泡水后可直接嚼服,也可熬粥、煲汤或与莲子、山药、白扁豆等食物一同食用。芡实搭配燕窝蒸食,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可使人们气色更好。此外,把鲜芡实去皮后冻在冰箱里,还可较长时间保存食用,补肾效果更好。
3.栗子
香甜味美的栗子,是秋冬非常受欢迎的零食,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等功效。
栗子可生食、炒食、加水煮食等,在众多的食用方法中,生吃栗子,且缓慢咀嚼、徐徐咽下时的补肾效果最佳。这是因为生栗子中酶和维生素C等的含量最高,且细嚼慢咽时消化更充分,更利于人体吸收,对体虚乏力或肾虚导致的腿脚无力等症状效果良好。需要注意的是,栗子不可多吃,每日最好不要超过10颗。
4.花生
花生是一种高蛋白的油料作物,自古享有“长生果”的美誉。《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适合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等人。值得注意的是,花生红衣(即花生皮)补气止血的作用更强,因此,需要补血的人可挑选红衣更多的小粒花生,而煮粥、打花生浆则可以挑选大粒的花生。此外,醋泡花生仁、用生花生壳煮水喝,还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