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都市条形码」
处暑节气,可以概括为一出一入:出是出伏,入是入秋。在我国江南地区,一般都要到秋分至寒露时节,才会陆续开启夏秋更迭的进程。所谓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当天气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注重养生很重要。
新秋景色虽美,但要当心秋燥伤人,人会常有疲惫感,即秋乏,在增强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早晚外出要注意增加衣服。夜间
就寝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何渝煦:“早上和晚上天气变凉了要注意保暖,到了中午气温会比较高,毕竟是夏季暑热还没有完全消褪,所以中午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衣服的增减,有的女孩子喜欢穿露脐装就要注意了,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处暑在立秋之后,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并非字面意义正处于暑天,而是指暑气至此而止。因此,处暑节气养生,北方当注意养阴生津,南方需注意温阳祛湿。
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何渝煦:“在这个时节运动不提倡剧烈运动,建议适度运动,出汗太多,太极拳户外的慢跑散步都可以。”
处暑时节,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并要早睡早起,这样可以避免秋乏。尽量避免熬夜,争取晚上9点到11点入睡。处暑进补应以清补、平补为主,除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
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何渝煦:“饮食上注意多吃一些养阴生津润燥的食物,少吃辛辣多吃一些百合,黑芝麻银耳这一类的食物,同时还要健脾益气,可以多吃一些像莲子山药,这些健脾益气的食物。”
医生提示,处暑过后,降水减少,湿度降低,皮肤容易干燥,在早上表现尤为明显。除了要注意及时饮水补充水分外,还要注意涂抹润肤霜。
记者:李靖莱黄剑
编辑:留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