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养生宜防寒防
TUhjnbcbe - 2025/2/12 23:35:00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节气过后,天气就开始慢慢的转凉了。尤其是早晚的温差会比较大,在早晚要注意保暖,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添加衣物的时候,不能一下就穿得太厚了,否则会容易出现干燥上火之症。同时白露时节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秋季的气候是比较干燥的,所以我们人体也很容易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秋燥的症状,就比如会出现口干舌燥,便秘,鼻子干燥,咽喉干痒,皮肤干裂等等之类的情况。

白露养生防“三凉”

身不凉

泻肚”,顾名思义,从“白露”之后就不要赤身露体了,不小心就会着凉。

添衣防凉

为避“秋凉”,在穿衣方面,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因为脾胃容易在此时因受寒而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而且,由于昼夜温差大,早晚要适时增减衣物,对于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来说,更应适时加衣。

不过,此时衣物也不必加得太多,“春捂秋冻”嘛,适当做些耐寒训练,可提高人体抵抗力。但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哮喘病患者等还是穿严实点好。

睡不贪凉

“白露”时的作息应遵循“秋三月……早卧早起”的养生原则,保持充足睡眠,晚上尽量争取10点前入睡。

晚上睡觉时,可换上薄被,注意别蹬被子了,并视当地的气温撤掉凉席,调高空调温度或只开风扇,当然,窗户也不要开得太大,避免寒风入侵。

白露养生防“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温燥”一般出现在初秋天气尚热时;到了深秋天气转凉,则多为“凉燥”

凉燥

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凉燥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表证偏风寒,津亏铰轻,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温燥

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为温燥。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痰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表证偏风热,津亏较重,甚化热伤络,胸痛咯血,舌红苔黄,脉细数。

白露饮食建议

——滋阴润燥

吃梨能够去火,主要还是因为滋阴润燥的功效。生吃梨能明显缓解声音暗哑及便秘症状,促进人体内致癌物质的大量排出。而把梨蒸熟则可以起到止咳祛痰的效果。秋天每周吃三四个梨,可以有效地净化系统,使你的肠胃更“轻便”。

银耳

——补脾开胃

性平味甘,可滋阴润肺、补脾开胃,还有益气清肠的作用。富含天然植物性胶质,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作用,银耳还是种天然的减肥食品,它的膳食纤维可助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每周炖点银耳莲子汤,具有很好的润燥作用。

黑木耳

——润肺止咳

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铁、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主治补气养血、润肺止咳作用。除此之外黑木耳富含植物胶质,可吸附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杂质,润肠排毒。

白露养生建议

一.多喝水

秋季防燥防便秘最重要的一招,就是积极补充水分。秋季气候干燥,人体皮肤每天蒸发的水分增多,为了及时补充这些损失,每天还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二.饮食以“润”为主

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可润肠通便。

有便秘、痔疮症状者可多食菠菜、芹菜、竹笋等多纤维食物以及黑芝麻、蜂蜜等,以便刺激大肠的蠕动。少吃韭菜、大蒜、葱、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煎炸食物吃多了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三.常做按摩

便秘患者可每日用手掌轻柔地围绕着肚脐顺时针绕圈按摩,记住不要换方向,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配合每日一杯蜂蜜水,可有奇效。

四.做仰卧起坐

适合长期久坐不动的便秘患者。久坐不动容易导致肠道肌肉松弛,蠕动功能减弱,再加上秋燥易引起大便干结,从而发生便秘。空腹饮水后,做仰卧起坐30~50下,可有效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

1
查看完整版本: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养生宜防寒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