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从立秋开始的第二个节气,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太阳辐射减弱。这意味着暑热即将终止,气温开始下降,初秋渐次登场。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候天地始肃;候禾乃登。”
一候是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
二候是指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清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
三候中“禾”指是农作物的总称,“登”字指成熟的意思,表明到了处暑三候,农民们就开始秋收。
处暑的“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处暑说:“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一到,意味着人们终于要和酷热说再见了。从这时候开始,居住在北方的人们会先感受到由夏转秋的凉意。
处暑天气由热转凉,自然界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阳气渐弱、阴气渐盛,疾病容易乘虚而入。如何在处暑时节为身体搭建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呢?处暑的养生宜忌你要知道。
处暑三宜
1、宜多睡一小时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可见,睡眠为第一大补。俗话说“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因此,睡觉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
此前炎热的夏季,昼长夜短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情况,若是入秋以后不改换晚睡的习惯,很容易出现秋乏。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建议睡眠更加充足,晚上可以较之前早睡一小时,起居时间做一些调整,这样才能逐渐适应“秋乏”。
充足的睡眠,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
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白天午时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称为“合阳”,而此时正是阴气初生,所以要小寐或入静,30分钟即可,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此时阴气最重,而阳气初生,此时经脉运行到肝胆,子时养肝效果最好。
睡前泡温胆汤足浴事半功倍,大名鼎鼎的温胆汤,跟秋天特别配。罗大伦老师也建议痰湿重的人多用温胆汤泡脚。
另外,温胆汤对于秋冬天肝胆经不通引起的头晕头痛、心烦、睡眠不好、胸闷、口苦、恶心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不仅改善上热下寒,还能化痰湿,提振阳气。
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就有了温胆汤的记载,可谓是调畅气机、祛湿化痰的千年古方。原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组成,是调和肝胆、脾胃的常用方子,可以通降胃气,疏肝解郁,温阳行气,祛湿化痰,调畅全身气机。
原本这个用来喝的方剂,后来被医家调整成足浴包。对于脾虚有湿的人来说,脾胃的吸收能力还不如脚底的经络吸收好,吃东西不如泡脚,让脚底的经络,把古方中的有效成分吃下去。没有了的那种痛苦,还成为睡前最放松的一种享受。
2、宜养心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常给人一种凄凉悲伤的感觉。过于悲伤则易伤气,中医称“悲则气消”,日久使人意志消沉,免疫力低下,易产生抑郁,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心情。
气候转变,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和心态不定,难免让人感到烦躁不安、思维紊乱,易激惹、易怒甚至行为失常等。常表现为失眠、健忘、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此时就需要有规律的作息,以安定情绪。
当察觉自己心累时,不如去静坐,去发呆,去做些闲事。如果失眠,可以在仰卧或侧卧时,放松全身肌肉,或者注意腹部呼吸的起伏,排除杂念后,心静了自然就可以安然入睡。
没事也可以多看点喜剧,大笑不只是养心,还能养肺,大笑能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看到这里不如一起来哈哈哈!
3、宜收敛饮食
处暑时节,我们养生要注意,在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方面都要以“收”为原则。
秋应于肺,天气变凉,肺气当令。肺喜凉而恶燥,当天气真正变凉后,可适当吃些养阴清热、润燥止渴之类的食物,比如芝麻、蜂蜜、银耳、百合、莲藕、荸荠、甘蔗、梨子等,都适合于养肺。
另外,肺的用味是“酸”,因为酸有收敛之功,若进入处暑时节,仍感觉心气浮躁,或心火上浮,或易于失眠、发脾气、烦躁,可适当用酸味以帮助收敛浮火。
可吃些枇杷,中医认为枇杷味甘酸,性凉,有清肺润肺、止咳、止渴、润五脏之功效,可以酸收敛阳气,勿使上浮为患。
这款枇杷秋梨膏用的是砀山酥梨,润肺生津。砀山酥梨的特点果脆汁多无渣,而且口感鲜甜,营养丰富,用作梨膏原料再适合不过。
枇杷用的是安徽三潭枇杷,在徽州民间,素有“天上王母蟠桃,地上三潭枇杷”之说,皮薄、肉厚、汁水甜,清香爽口,咬一口这果肉,喉咙嗓子都润润的。
广西桂林的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清肺润燥,是当地名贵的土特产。
除了这些优质的原料外,熬制技术也有讲究,不同于我们自己熬煮的方法,遵循古法工艺经过浸泡、煎熬、沉淀、浓缩、化膏、过滤、收膏等步骤,初始用武火,火力旺,温度高,中程火力均匀。
等到熬到后期,火力降低开始收膏,全程不加一滴水,加入适量冰糖调味,以及枇杷果、百合、菊花、甘草、罗汉果、玉竹等清热润燥的食材,连续熬制8小时,经过长时间熬煮,膏体浓稠,一斤膏滋要20斤的原料,浓缩的都是营养。
膏体滑润透明,没有任何添加剂,滴丝成珠,喝下去喉咙很舒服,浓郁的梨香枇杷味,天然的滋润。
可以直接食用,含一口在嘴里。如果觉得秋燥总想喝点凉的,可以把秋梨膏加点温水冲泡化开,搅拌均匀,熬夜加班来一杯,那些不好的情绪呀火气呀,都小了,用嗓子过度的也可以平时来点,早晚两次,解解秋燥。
处暑三忌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秋主燥,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问题。在气候比较干燥的时候,这时候因为我们人体中的水分是很容易会丢失的,再加上这时候人体没有办法很好的适应,所以出现人就易产生上火的问题。
饮食五味中,“辣”是最上火的。典型的食物包括麻辣烫、红油火锅等。秋天的饮食大忌就是辛辣油炸。这类食品刚好与秋燥狼狈为奸,使人的肺气干燥,失津伤气。
少吃胡椒、生蒜、大葱等辛辣燥热的食物,牛羊肉、带鱼等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以及荔枝、菠萝、橘子、桂圆等“热性”水果。
2、忌露小腹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人们也开始从防暑降温逐渐过渡到防寒保暖上来。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下生、养生先养脚的道理,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很容易受寒。
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
若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者年轻爱美的女士穿露脐装,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
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如果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部位,就会出现上热下寒的情况。这就是道家所说的水火不交,心火下不去,肾水上不来,上半身上火,下半身虚寒,关键就在于小腹这里被寒气浊气给堵了。
可以睡前将碾碎的花椒和桂圆敷在肚脐上,其实敷法很简单,就是取六七颗花椒和一颗干的桂圆肉,放在一起碾碎,然后敷在肚脐处,用一点胶布或者是绷带给贴上即可。坚持敷上一段时间,对身体的好处是比较多的。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灸脐法来调理下身体吧。
1.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2.口腔溃疡、牙龈肿痛、长痘;
3.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4.腹部凉;
5.脸部、头发爱出油;
6.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
7.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如果中了3条以上,按照下面的方法试试。
材料:桂圆肉、花椒、艾绒按2:1:1的比例,也可以按照这个剂量,桂圆肉20粒、花椒30克、*金艾条1根。
制作使用方法:把花椒里多余的杂质、花椒杆捡出来,将花椒、龙眼肉放入料理机,打碎;把艾条里的艾绒取出,一点点加入料理机,继续搅拌,最终成为可以捏成球的粘合度。晚上睡觉时,把它放到肚脐眼,用医用胶布贴住固定,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取出。
如果不愿意花时间自己做,也可以用现成的肚脐贴,建议大家贴三天停一天,女性经期最好不要贴,艾绒活血的,容易血量大。我个人喜欢经期前贴,小腹暖暖的很舒服。
南怀瑾肚脐贴家庭装送礼艾脐贴气艾草贴淘宝月销量¥69购买注意事项:
1.皮肤敏感对胶布过敏,可以用纱布叠好,周围用医用胶布固定,可以减少胶布和皮肤的接触面,如果对胶布很敏感,那就不要尝试了,可以用保鲜膜代替。
2.次日起床就取下来,最迟也要在10点前取下。不要贪心,贴太久反而适得其反。
3.小孩子是纯阳之体,不要贴,以免上火。
4正在上火的朋友也别贴,容易火上浇油,如果小孩子体寒非常严重或是我们大人易上火,但又上热下寒,想贴的话就在脚底涌泉的位置也贴上,可以起到引火下行,最好贴三天,停一天。
3、忌食苦
为了驱火祛暑,人们在夏天常吃一些苦味食物或者冷饮,夏天吃苦味食物,可以开胃降压。但是到了秋天就不一样了,转秋之际,天气转燥,要尽量避免吃苦。
在五味中,苦味属燥,而苦燥对津液元气的伤害很大。“肺病禁苦”一说在《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就有所提及,而且《*帝内经·素问》中也有提到“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吃苦太多,容易流失津液,秋冬容易造成肺燥,皮肤干枯,毛发掉落。
所以为了保护我们头上为数不多的毛发,处暑养生要少食苦瓜、羊肉、杏、野蒜等苦燥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