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微糖年代之三谁留下的字条 [复制链接]

1#

恋爱里的琐碎美好的小事,都是未来日子里微甜的记忆,暧昧时的偷偷在意,心动时的悄悄脸红,对视时的小小紧张,那些悸动回想起来,嘴角还是会不自觉的上扬。

这就是“微糖”的感觉~

谁留下的字条?10:09来自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

谁留下的字条?

这个争议到老都不会有解吧,关于他俩当初到底是谁追谁!

他俩同时来到洛杉矶,同一时间,同一班飞机。他怕吵,没跟一大群台湾同学住一起,便租下这栋房子。包租下来后,想找个男室友,最好是老外。学长却带来一位台湾同学,还是个女生,完全不顾他的声明。他没想到对方一眼就看上这房子,而且不介意室友的性别。这女人真大胆,她看他的眼光,根本没把他当男性。

他一口就同意了:“好吧,本来是想租给男生的。”流露出“我也没把你当女人”那样的眼神,有点输人不输阵的意味。

本来他先占了较大的房间,女生在他房门口张望了一下:“可以跟你换吗?我东西比较多。”“大间要多摊一点房租,随便你!”他说。就那样开始,两个人说话都没什么好声气。

不久,麻烦就来了。他真的很后悔,这女的东西多就不说了,主要是乱!她的房间乱不关他的事,问题是乱到客厅来了,千万不要相信女人比较勤快这种*话。她每天进门后,鞋子脱成什么样子,到第二天穿上它们为止,就维持那样子。有时穿了另外一双,那一正一反的鞋子就一直杵着,像掷了圣筊,舍不得还原。

有天,他实在忍不住,蹲在地上收拾了一下。这一双,那一双,这女的到底有多少鞋子?她出声时把他吓了一跳。她饶有兴味地俯视他:“哎,你这样蹲着走路,很像武大郎耶。”

两个人的互动,是从一碗南瓜银耳羹开始的。

他感冒咳嗽了一阵子,有一晚,隔壁巷那个念教育的女孩子来敲门,端了一大碗热汤,说她炖了一大锅,没等他反应,就急急忙忙走了。那女生还蛮漂亮的,上星期研究所里同学过生日,聚会中遇见她,聊起来才知道两个人住很近。她说起:“你女朋友很可爱……”他一愣,知道她误会了,急忙撇清的表情自己都觉得太夸张了。

他把南瓜羹端进屋子,忽然坐立不安起来。女孩子这样算是告白吗?碗盖上贴了张小字条,写着:“南瓜润肺,银耳益气,祝早日康复。”对了,那天在同学家,他突然咳不停,大家还乱七八糟讨论过止咳的种种偏方。那女孩很细心,说不定真的适合他。

可是他根本不想交女朋友,来美国前才被女友甩了,照前女友的说法,他还得感谢她。她说:“我没有在你当兵的时候提分手,我等到你退伍噢!”女人的逻辑太奇怪了,她们喜欢你的时候,把你黏得一点自己的时间空间都没有,希望你随传随到;等想踢开你的时候,还要找一堆道理,让你承认都是因为你没把她放在第一位……

他想得心烦,把南瓜银耳羹往餐桌上一搁,骑着脚踏车出去散心。

回来时天已黑了,他顺便在老墨的超市买了卷饼,想晚上炒个肉酱,自己做个中墨合璧的卷饼。厨房碗槽里泡着个大碗公。什么?室友把整碗南瓜银耳羹吃掉了?还把碗搁着没洗!什么女人!他边洗碗心里边骂。

她房门关着,门下溢出的灯光显示她在家,但始终没出来。做卷饼时,他不觉疑惑起来,那女的吃饭了没?明明在家没半点动静,也没出来弄饭吃,厨房里的痕迹,就只有刚才那个泡着水的碗,难不成她就把那碗南瓜银耳羹当晚饭吃?要不要叫她出来吃卷饼?说真的,他把卷饼在热锅上烘一下,卷上他自创的肉酱,还蛮美味的……啊,不管她!

他第二天起床时,她已出门了,餐桌上留下一个荷包蛋、两片煎好的培根和一张字条,说做了早餐,请他自己烤吐司就可以吃了。他一头雾水,干吗帮他弄早餐?

望着那个还算完整的不规则形荷包蛋,咀嚼着冷掉硬得发脆的培根,他忽然弄懂了一件事:她以为那碗南瓜银耳羹是他熬给她的!在这屋檐下,两个人都感冒了,也不知道是谁先传染给谁的。

基于礼尚往来,那天下午他出门前卤了一锅肉,也在餐桌上留了字条,请她努力加餐饭,说她太瘦了。

就这样,在他们变成男女朋友之前,做了将近两个月的笔友和饭友,两个人都刻意多做一份菜留给对方,然后避开。尤其是他,张望了她的课表,故意错开她。他真的需要想一想,交女朋友很累,尤其是那种每天用鞋子博杯的女人。

在他决定跟她一起在厨房里做菜,一起晚餐的那个下午,他先去敲了隔壁巷子那个女孩的房门,把那个一直在他心里悬而未决的碗公还给人家。

后来每次说起那段往事,他不免摇头:“你的神经真是够大条,难道没发现那张字条不是我写的?我从头到尾都不知道那碗南瓜银耳羹到底好不好吃。”

“好吃极了!”她高声说。

她始终没有告诉他,第二次看到字条时她就发觉笔迹明显不同了。那些字条,她丢在一个小盒子里,包括第一张字条。一直没有扔掉,只是因为她懒得整理而已。

《微盐年代微糖年代》插图

《微盐年代微糖年代》内文

《微盐年代微糖年代》内文

《微盐年代微糖年代》双封面展示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既精致又可口的小书。作者结合文学与食谱,将一个个或惆怅或甜蜜的感情故事,与一道道精致优雅的私房菜联系起来。

将感情故事化身成食物的隐喻,将文字难以言传的味道注记在美食之中,借食物的酸甜苦辣写人生的悲欢离合。

作者简介

作者照片

宇文正,本名郑瑜雯,福建林森人,东海大学中文系毕业,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研究所硕士。现任《联合报》副刊组主任。

著有短篇小说集《猫的年代》《台北下雪了》《幽室里的爱情》《台北卡农》,散文集《这是谁家的孩子》《颠倒梦想》《我将如何记忆你》《丁香一样的颜色》《那些人住在我心中》《庖厨食光》《负剑的少年》《文字手艺人:一位副刊主编的知见苦乐》,诗集《我是最纤巧的容器承载今天的云》,长篇小说《在月光下飞翔》,传记《永远的童话——琦君传》及童书等。

作品入选《台湾文学30年菁英选:散文30家》。《庖厨食光》荣获“开卷好书奖·美好生活书”。

本人曾获中国文艺奖章,“《讲义杂志》年度最佳美食作家”。

走进家门,打开冰箱,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食材还是空空如野的冰箱!今天吃什么?这个东西怎么烹调?这些问题都是日常生活中你与爱人之间的连接。读几本闲书,做几道菜,享受一段美好时光。择几日闲暇,和你爱的人一起静下来读读这本充满爱的书吧!

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